新冠肺炎疫情直捲歐洲,令歐洲大陸以及剛離開歐盟的英國,再次成為國際媒體的焦點。特別是正當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考慮或已「封城」,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在公共衛生政策上再次「脫歐」,選擇以軟政策的方式誘導有病徵的民眾自我隔離,公共場所如酒吧、餐廳等仍可如常營業,學校也不用停課。
但兩星期過後,約翰遜又借全國電視演說,宣布全英封城3個星期至復活節,禁止3個人或以上的公開集會,除購買生活必需品、照顧他人等不得外出,禁止除葬禮外的社交活動等。在英國政治傳統中,這種演說基本上是君主的專利,首相曝光率多集中在國會辯論或會後記者會,足見約翰遜對疫情嚴陣以待。兩個星期不到政策發生這樣的轉變,令本地及國際媒體感到意外。
事後不少評論批評約翰遜政府施政毫無邏輯,也欠缺政治觸覺;早前他提出英國民眾要有心理準備失去至親,以及其首席科學顧問瓦朗斯(Patrick Vallance)提到「群體免疫」(herd community)一詞,更被很多人視為「社會達爾文主義」實驗。儘管衛生大臣夏國賢(Matt Hancock)否認此為官方防疫政策,但約翰遜的形象已經直插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