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台灣雞小史:為何總統大選、罷免韓國瑜都要「賭雞排」?

從只有金孫能吃的土雞腿、80年代末期雞睪丸,一路到「選舉賭雞排」文化,台灣政治民主化、經濟自由化一向與「雞」脫不了關係。

台灣雞小史:為何總統大選、罷免韓國瑜都要「賭雞排」?

2020 年1月18日,台灣總統大選才剛落幕,位在新北市蘆洲區的一處公園,擠滿了上千位民眾。他們聚集在這裡的理由,已經不再是為了表達對候選人的支持,卻也和這場大選脫不了關係。這是台灣知名網紅「館長」陳之漢,為了慶祝蔡英文當選而發起的「雞排感謝祭」。

時間回到選前一個月,選情仍然撲朔迷離的時刻,台南市議員謝龍介在政論節目中表示,韓國瑜如果沒贏90萬票,要請2700份雞排,館長則隨後在網路直播中宣布,如果蔡英文當選,他要發一萬份雞排。甚至有支持韓國瑜的何姓網友發下狂語,嗆說如果蔡英文得票超過800萬,要請全台灣人吃雞排,還主動要求網友們幫他截圖備份。

大選結果揭曉後,幾家歡樂幾家愁,有些祭品跟著不了了之,但仍有像館長這樣,選擇兌現承諾的「真男人」。館長宣布會在六都、六位立委服務處各發兩千份雞排,新北市是這場雞排感謝祭的第一站。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