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钟耀华:评论者的责任重负——与梁文道先生斟酌

我之所以经常回应他,是因为我觉得值得,他是一个会聆听可以对话的人,我们确实是可以不同意彼此却又互相尊重。

钟耀华:评论者的责任重负——与梁文道先生斟酌
梁文道。

这还是梁文道先生,我最初思考社会的养份也有部份来自他的笔耕不绝。他能言擅辩,说起故事来娓娓动听,思想的绣线潇洒俐落,里面的填充的绵花缜密却又留有空间,让人们的思想得以在里面穿梭,刺激你想得更多,走得更远。这场对谈里盐叔追问了好几个问题,文道先生都没有正面回应,只是用不在乎的形态消解掉。可惜对谈超时让盐叔要先行离场。在盐叔离场后,文道先生又变得轻松许多,又变回那个熟悉动人的言说者。

文道先生说自己不希望成为任何人的同路人,在写作上。其实关键不是梁“愿不愿意”同情,而是一种如梁念兹在兹的 integrity (正直)——当一个评论者多年追求民主反对极权讲求自由,而这次运动是明罢著透过无数人的牺牲(是讲实实在在的肉身与前途牺牲)去唤起全球的反极权中国意识,而且让香港再度继冷战成为全球政治力量较劲与关注的焦点,壮大了香港反抗本钱,那么这个评论者就“有责任”对运动者有种敬意与同情。这不是“愿不愿意”,而是“责任”问题——对自己的文字负责任,对自己文字一直讲求的价值负责任。

这并不意味著梁必须服从运动,对运动无可非议。恰恰相反,正因为同情与尊重人们为了自己经年追求的价值的付出,这位写作者才需要指出他眼中的运动问题,才更需要付出敬意,尝试自己也投身到运动当中,去落手落脚,在创造中改变运动让自己觉得有问题的地方。因为这不是谁的别人的运动,而这是一个追求民主的运动,也是梁本身多年讲求的价值的某种展现。投身到运动当中不等于上物理冲突战场的最前线,人在各自的位置上,可以负起各种百样的开拓战线。(梁在过去多年其实有做,这次运动都有这样的时候,必须看到他的付出)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