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美國大選「超級星期二」觀戰指南:今年有何不同?誰能出線?

數小時之後,美國大選的關鍵時刻「超級星期二」即將登場。在漫長的初選季節中,為何唯獨這個星期二廣受世界矚目?它的制度初衷為何?今年的進行方式有何不同?將可能利於誰勝出?

美國大選「超級星期二」觀戰指南:今年有何不同?誰能出線?
2020年3月1日,支持者在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參加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桑德斯的競選集會。

美國時間3月3日星期二,美國十四州及美屬薩摩亞的選民將前往開票所或集會場所,從僅存的五位民主黨人士中選出一位總統候選人,這位候選人將會在11月的大選中,挑戰尋求連任的共和黨總統川普。相對於其他州較晚且分散的初選時間,這15場選舉均發生在同一時間、所需選出的代表人數又多,於是,美國將每場固定發生大選年的二月或三月其中一個星期二的選舉,稱為「超級星期二」(Super Tuesday)。

然而,美國總統大選十一月才登場,即使是決定最終各黨所提名的總統候選人,也要等到七月的各黨全國代表大會(National Convention),距今仍有四個多月,為什麼這場「超級星期二」選舉值得各界關注?美國看似複雜的選舉機制,究竟是一個完善的表徵,還是制度不民主的體現?什麼類型的候選人將從中脫穎而出?本文將參考過去的超級星期二選舉,向讀者說明它對各候選人乃至整場大選的意義。以及稍後即將上演的超級星期二,將對哪一位特定候選人帶來優勢?

連美國人都摸不著頭緒的選舉辦法

在進入超級星期二的談論前,我們必須先針對美國初選辦法做基本介紹。不像其他國家典型的民主選舉機制,美國的制度有不少獨特之處。首先,無論是總統初選或最終的大選,都非直接選舉(direct election),而是間接選舉,即是由選民先選出所謂的代表(delegate)或選舉人(elector),再由這些代表或選舉人分別支持一位候選人,最後由擁有最多代表支持或選舉人票的候選人得勝。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