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讀者來函:好了傷疤忘了痛,《萬曆十五年》的啟示

SARS過了17年又來了新型肺炎,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讀者來函:好了傷疤忘了痛,《萬曆十五年》的啟示
2020年1月25日,北京一名戴上口罩的男士。

【編者按】有話想說嗎?端傳媒非收費頻道「廣場」的「讀者來函」欄目歡迎各位讀者投稿,寫作形式、立場不拘,請來函community@theinitium.com,跟其他讀者分享你最深度的思考。

歷史學家黃仁宇寫過一本非常有名的書叫《萬曆十五年》。該書一開篇講了個故事,說某天早上不知道為什麼,京城流傳一則謠言,說當天要上朝,其實那天按照慣例不需要上朝。結果文武百官趕緊匆匆忙忙往殿上趕,因為時間倉促,丟盔棄甲,甚是狼狽。到了殿前,皇帝本來也不知道有上朝這回事,一開門看到這麼多人堵在殿前,也是吃了一驚,又氣又惱,估計鼻子都氣歪了。沒事找事,這不是給我添堵嗎?於是罰了這些京官每人的俸祿。這件事情說明什麼呢,雖然大明王朝當時GDP世界第一,表面上井然有序,但是實際上內部是亂哄哄一團糟。又比如當時幾百名倭寇登陸東南沿海,就搞得沿海地區不得安寧,很多年都沒有剿滅。說明這個老大帝國,軍隊戰鬥力根本不行。後來還是戚繼光用私家的兵卒,才剿滅了倭寇。

當時明朝就是這麼一種情況,表面上看似一切正常,但是皇帝是否勤政,官員是否辦事,都沒什麼差別,整個社會處於一種停滯狀態。皇帝勵精圖治或者苟且偷安,首輔乾綱獨斷還是調和湊合,將軍是獨創還是現實,文官是廉潔還是貪瀆,思想家是激進還是保守,結果都是一樣,無法改變現狀。因為我們的帝國在體制上實施中央集權,其精神上的支柱為道德,管理的方法則依靠文牘。這種陳舊的方式,不適合現代化國家的管理。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