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武漢疫情:封城是最好的辦法嗎?

目前封城措施估計能減少25%的感染病例,但會製造更多恐慌,並將許多疫情埋在了公眾看不到的地方。

武漢疫情危急,感染人數持續增長,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各國科研機構都在積極尋找對策。端傳媒記者從美國國家衞生研究院(National Inistitutes of Health, NIH)獲悉,一款針對新型肺炎(2019-nCoV)的疫苗有望在三個月之內進行臨床測試。

主持疫苗開發的是NIH下屬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的Anthony S. Fauci博士。他接受端傳媒訪問時表示,相比其他流行性病毒,冠狀病毒有相對明確易懂的疫苗標靶。當年,研發SARS的疫苗需20多個月才展開臨床測試,而這一次能夠在短短時間內對新型肺炎進行疫苗研發工作,應歸功於迅速測定、公布病毒基因組序列的中國科研人員,「他們與世界共享了信息」。

值得指出的是,2020年1月7日,中國科研人員檢出新型冠狀病毒,獲得該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1月11日正式對外界公布。這為各醫藥公司隨後製作診斷試劑盒提供了重要依據。

然而在中國國內,確診卻需要漫長的行政流程。端傳媒綜合各大媒體報導,輝睿、捷諾等醫藥公司已在一月中旬向各地供應了十餘萬人份診斷試劑盒,而統籌權和確診權仍握在湖北省疾控中心手中。全武漢僅有三家醫院擁有確診資格,許多醫院面對潮湧般的患者,試劑盒卻供不應求。醫護人手緊缺,一些患者即便被高度懷疑感染冠狀病毒,依然無法就醫,延誤了疫情的控制。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