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重磅調查】中緬穿山甲走私:易買易賣,「就像淘寶購物一樣」

從大城市到小村莊,從實體店到網絡銷售,從街市到餐廳……為了滿足中國市場,緬甸的穿山甲交易無處不在,毫無節制。

【重磅調查】中緬穿山甲走私:易買易賣,「就像淘寶購物一樣」
緬甸勐拉,出售穿山甲等野生動物製品的商販。

編按:穿山甲的走私,正讓這一物種走向滅絕。自2019年1月以來,來自15個國家或地區的30多名記者,就穿山甲非法貿易,進行了大範圍的跨境調查。全球故事《穿山甲報告:一段通向滅絕的旅程》及隨後的報導顯示,非洲和亞洲的犯罪集團正在共同努力,又互相競爭,以滿足中國和其他市場對穿山甲的無盡需求。

在緬甸,穿山甲屬於保護級別最高的動物之一,而且緬甸本國並沒有消費穿山甲的習慣。根據2018年修訂《生物多樣性和保護區保護法》,分布在緬甸的中華穿山甲和馬來穿山甲屬於受保護級別最高的動物。因殺害、狩獵、傷害或買賣穿山甲或其製品而被定罪的人可被判入獄三至十年,並處以一百萬緬元(668美元)的罰款。

據緬甸政府,自2018年5月新法修訂以來,已有6人因穿山甲交易被定罪,並繳獲284.5公斤穿山甲片,這比該法從1994年頒布以來的24年查獲地都要多。但是,要想保護穿山甲,這只是杯水車薪。緬甸是各種野生動物非法走私到中國的主要過境路線之一,市場上的穿山甲,絕大多數都會進入中國。

作為《穿山甲報告》的一部分,本文記者徐佳鳴和 Tin Htet Paing 於2019年11月暗訪緬甸各地,嘗試曝光穿山甲進入中國的種種渠道。兩位記者發現,在緬甸,穿山甲走私猖獗,並且因由網絡交易,更難監測。中緬雙方,尚無有效的杜絕機制。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