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虎撲直男與飯圈女孩,誰才是更先進的愛國力量?

無論是誰,都已經明白一點:如果黨不喜歡我們喜歡的東西,那麼我們喜歡的東西可能瞬間消失,而我們對此無能為力。

虎撲直男與飯圈女孩,誰才是更先進的愛國力量?
2019年10月12日,中國深圳的洛杉磯湖人隊和布魯克林籃網隊季前賽之後,球迷們爭相與球員們接觸。

NBA休斯頓火箭隊總經理達里爾·莫雷的一條推特,在中國引起的風波似乎即將不了了之——上海和深圳的兩場季前賽雖然被取消了電視直播,場館裏卻幾乎爆滿;騰訊於10月14日低調恢復了NBA季前賽的直播;外交部發言人表示會「一如既往秉持開放包容的心態」;只剩下一群不知道火該往誰頭上撒的「愛國群眾」。 如果說這次風波留下了什麼有價值的東西,那就是告訴所有人,當下中國的民族主義敘事並不像看上去那麼堅不可摧。

黨向飯圈靠攏,還是飯圈向黨靠攏?

近年來流行的一種論調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內地的官方文宣體系在從共產主義敘事(建設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向民族主義敘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轉向過程中,話語和實際脱節很嚴重,黨在青年人中已經失去了吸引力。這一點導致了領導層的焦慮,以共青團中央的新媒體部門為代表的一批黨的文宣部門,吸納了一些青年流行文化中的表達方式,成功地將一些青年人拉回到「主流價值觀」之下。

這是一個「黨向飯圈靠攏」的敘事,基本算是伯明翰學派「主流社會收編亞文化」的觀點。它當然在很大程度上是真實的,然而我們也必須看到故事的另一面:青年流行文化的參與者是怎麼想的?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