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兵,是中共建政、權力更迭的歷史註腳。過去的70年間,閲兵的意涵總在閲兵之外,主政者既在彰顯個人威望,同時也在勾勒國運前程。
毛、鄧:戰略震懾,提振士氣
1949年後,閲兵式貫穿的十年,是戰事與運動跌宕的十年,閲兵的目的是「臨戰壯膽、威懾敵方」,也是「炫政績、劃界限」。
過去的70年間,中共已經舉行了15次國慶閲兵。這一自春秋「觀兵以威諸侯」的儀式沿襲至今,官方敘事迥異。在毛時代,閲兵是常態,1949年至1959年十年間曾舉行過11次,直到三年自然災害開始後的1960年9月,才改為「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逢大慶舉行閲兵」。毛在1949年開國大典曾宣讀政府公告,然而在1950年至1959年期間,講話人和檢閲人均為解放軍總司令或國防部長,而毛本人並不發表講話(參見下文十一閲兵講話人、檢閲人、總指揮一覽表(1949-2019)),僅在城樓上示意。經過方隊時,檢閲人通常高呼「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毛主席萬歲!」,受閲官兵回應:「萬歲!萬歲!萬歲!」,一直到1984年才變為我們現在熟識的「首長好-同志們好」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