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政治唐璜」還是「人民之友」?希拉克叱咤法國政壇的一生

對內,他長袖善舞,對外,他是一張法國名片。

「政治唐璜」還是「人民之友」?希拉克叱咤法國政壇的一生
2019年9月26日,希拉克(Jacques Chirac)去世,享年86歲。

編按:2019年9月26日,雅克·勒內·希拉克(Jacques Chirac,台譯:賈給·席哈克)去世,享年86歲。他在法國政壇活躍四十餘年,其中十二年擔任法國總統職位。此前,他還曾九次當選國家議員、七次被任命為部長,擔任過兩次政府總理,並執掌巴黎市政府十八年。

希拉克的一生是同權力不斷較量的過程。但在法國前國民議會議長、希拉克黨內盟友後因權力博弈而漸行漸遠的菲利普·塞甘(Philippe Seguin)看來,希拉克像是政治人物裏的「唐璜」——「更熱衷於贏得權力,而非執掌權力」。

同時代的法國人埋怨他,嫌他在內政上無所作為,遠未創造並改變歷史,導致法蘭西共和國國力節節衰退;沒想到2007年他從總統職位離任,漸漸淡出法國政壇後,民調支持率卻再次飆升,並尤其受到年輕人追捧,以他當年前衞造型為主打的「表情包」甚至風靡社交網絡,成為法國民眾最喜愛的政治人物。

在其它國家,希拉克作為法國的一張名片,定義着法式精神。1995年到2007年,在他擔任法國總統期間,法國同俄國、中國和日本等國建立不同尋常的外交關係;2001年「911」事件後,法國選擇站在美國的對立面,極力反對向伊拉克開戰,也為法國人留下一筆頗為自豪的外交遺產。彷彿只有在別處時,希拉克才當得一個好總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