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冯崇义:从留澳中国学生的语言暴力,看两种价值体系的碰撞

中国留学生群体中的“小粉红”可悲可叹,是因为他们画地为牢,完全浪费留学海外的宝贵机会。

冯崇义:从留澳中国学生的语言暴力,看两种价值体系的碰撞
2019年8月18日,澳大利亚悉尼市区贝尔莫公园(Belmore Park)举行反逃犯修例集会。

2019年3月以来,香港民众捍卫自由和法治、争取人权和民主的社会运动,波澜壮阔、高潮迭起。这一运动的起点和初衷是抵制香港政府修订《逃犯条例》、防止香港政府将无辜港人送到法治缺失的中国内地审判,因而被称为“ 反送中运动”。这一运动已经发展为全民运动,除了学生和普通市民,教师、律师、法官、新闻界、商界和公务员等各个社会阶层都广泛参加。上街示威人数最多时超过200万,超过香港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各界港人众捍卫自由、追求民主的激情和执著,连同他们在运动中坚守“和平、理性、非暴力”原则的定力和情怀,令世人叹为观止。

但是,从2019年7月下旬开始,世界各地的中国留学生发起反对港人示威的“爱国示威”,甚至挑起肢体冲突,显得相当另类。特别是悉尼、墨尔本、阿德莱德等澳大利亚各大城市的中国留学生,在8月16-17日两天大举出动,对和平集会的香港学生齐声高呼不堪入耳的加强版国骂“CNMB”,使那些稍有羞耻之心的中国人感到至为尴尬、无地自容。而且,这一丑陋表演过社交媒体迅速传遍全球,也使世人对中国留学生“刮目相看”。

一百多年前,中国留学生将现代文明带回中国;一百多年后,中国留学生把野蛮与卑劣撒到世界。在瞠目结舌之余,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是,本应走在世界文明前沿的中国留学生,何以会如此野蛮卑劣?何以会有这么多与世界文明准则格格不入的言行?

一百多年前,中国留学生将现代文明带回中国;一百多年后,中国留学生把野蛮与卑劣撒到世界。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