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周保松:自由诚可贵 ──我的微博炸号纪事

从“周保松”到“保松周”再到“松保周”,我在微博“死去活来”整整八年,经历各种言论审查也历经各种自由抗争,见证中国最大的网路言论平台的变迁。第二次被炸号后,我决定坐下来写这篇文章,谈谈我的经历。

周保松:自由诚可贵 ──我的微博炸号纪事
“保松周”微博被炸。

【作者按】:本文收在拙著《我们的黄金时代》(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9)。谨将此文献给所有被炸的微博灵魂。您们曾经如此自由灿烂,并照亮无数人的生命。《端传媒》上的版本略有修订。

微博是中国为数不多容许网民发表和转发文章、图片和视频,以及自由评论的公共社交平台,目前每月活跃用户逾四亿。如果你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你的微博甚至是个自媒体,能够设定议题和影响舆论,甚至引发公共行动。微博诞生不久,“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成为许多人的希望所在。(注1)

十年过去,这个良好愿望遭受巨大挫折,因为中国政府意识到,自由开放的网路空间会威胁它的威权统治。于是,政府运用权力和科技,对微博进行言论审查,各种监控方式应运而生,屏蔽、删帖、禁言和炸号成为常态。 许多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被驱逐出微博,无数帐号在毫无预警下灰飞烟灭。(注2)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