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許寶強:漫長六月後——守住戰果,開拓想像,勇毅爬山,柔韌如水

用「免於恐懼的自由」作為量度成效的準則,展開多元而不落俗套的抗爭劇目,告別「全勝」vs「全敗」等二元對立的選項,脫離「不可能的任務」的重擔,走出絕望、告別徬徨。

許寶強:漫長六月後——守住戰果,開拓想像,勇毅爬山,柔韌如水
2019年7月1日早上,示威者在會展中心外和警察對峙。

香港剛渡過一個漫長六月。在這個五四運動100周年,89民運30周年和雨傘運動5周年合流的2019年初夏,我們再次見證百萬民眾上街,包圍政府機關、參與聯署聲明、動員落區集會、組織網絡抗爭,走出過去幾年社運的頹勢。

但與此同時,亦出現各種令人哀傷沉痛的畫面,除了經受完全不合比例的警暴,眾多民眾身心俱傷以外,更有幾位年輕人以生命向不義的政權惡法提出最後的控訴。

如何理解這場被一些建制人士稱為「完美風暴」(perfect storm),或部分抗爭者理解為「終極之戰」(endgame) 的反送中運動?又怎樣分析其對香港社會未來發展的啟示?

民意空前壓力,政權戰略性退卻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