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叶健民:香港人小胜一场,但未来挑战更艰难

整场抗争,完全源于大家对这个家园的爱,但也同时孕育出不少戾气。这种仇恨状态既存于官民关系,但也弥漫在整个社会。到最后大家还是要想想,如何与意见不同的人共存。

叶健民:香港人小胜一场,但未来挑战更艰难
2019年6月16日,香港民阵发起第四次反对《逃犯条例》修订大游行,当中不少标语都是要求特首林郑月娥下台 。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应该已经时日无多。

太多可以平息风波的机会都错过了,故作镇定咬文嚼字也是于事无补。事实上,过去十多天林郑每行一步,就把自己更推近万丈深渊。6月9日游行结束当晚,政府的回应大可来个官样文章,说几句重视市民表达自由、政府会用心聆听等空话,便可敷衍了事。然而政府的声明,却以“《条例草案》将于六月十二日在立法会恢复二读辩论”作结,坚持要给百万刚上街市民狠狠打一巴掌。数天后的林郑新闻专访,原意是希望动之以情,甚至不惜惺惺作态声泪俱下,以打动大众。但转过头来,她却把金钟道一带的警民冲突定性为暴动,支持警方强力对付“暴民”,更把责任推在反对派身上,谴责他们将青年人推向险境。一次又一次,林郑令局势升温,把香港一步一步推向绝路。

6月15晚,一条生命因不愤林郑所为而犠牲了,一切也回不了头。6月16日林郑以书面“致歉”,然后再由警务处长“澄清”暴动定性,但已经来得太迟了。至于6月18日的所谓正式道歉,惺惺作态,却完全无回应市民的实质诉求,对解决这场政治风波全无作用。林郑月娥已经失去了200万人的信任和尊重,又如何可以继续维持这个地方的良好管治?

林郑下台,只是时间问题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