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讀者來函:望當局能知《逃犯條例》進退——一個台灣法律人的觀點

台灣人民雖然不吝於為死者,與其未來得及出世的孩子流淚,但更不希望自己未來過境香港時,成為下一個林榮基甚至是李明哲。

讀者來函:望當局能知《逃犯條例》進退——一個台灣法律人的觀點
2019年6月9日,民陣發起反對《逃犯條例》修訂的「反送中」大遊行,遊行後不少參加市民坐在添馬公園草地。

【編者按】有話想說嗎?端傳媒非收費頻道「廣場」的「讀者來函」欄目歡迎各位讀者投稿,寫作形式、立場不拘,請來函community@theinitium.com,跟其他讀者分享你最深度的思考。

六月九日香港有關《2019年逃犯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法例(修訂)條例草案》的遊行,引發了今年最大規模的抗議活動與警民衝突。嗣後香港特區政府就作出以下回應:

《條例草案》是因應在台灣發生的一宗謀殺香港人的殺人案而提出的,事件凸顯現時在處理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和移交逃犯制度方面的缺陷。如果不盡快處理這些缺陷,香港將繼續成為罪犯的匿藏之地,令香港市民的安全受到威脅,亦漠視我們在打擊跨境和跨國犯罪方面的國際責任。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