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親身經歷過1989年北京學生運動的人來說,過去三十年意味着什麼?還在記憶中留下什麼?這大概讓年輕人、媒體或是國際社會感到好奇。
儘管市場經濟早已經最大限度地佔領了每一個人的生活和大腦,儘管黨國機器以去政治化和高壓手段儘可能刪除了所有記憶,但是,過去三十年的每一天,對許多人來說,包括我自己在內,都在反思中渡過。
而且,三十年間所有的這些改變和刪除本身,理論上似乎也屬於「另類反思」,就像運動結束後,官方組織的批判正是以所謂「反思」的名義進行,然後以實際上禁止紀念、防範反思的方式,無時無刻不提醒人們那個歷史事件的存在,以及對未來歷史進程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