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中国导演在金马:世代之争还是与自己的搏斗?

本届最佳导演的致胜关键是什么?一个创作者在技术提升和格局扩张之后,如何克服瓶颈、跳脱框架、推陈出新⋯⋯

中国导演在金马:世代之争还是与自己的搏斗?
电影《影》剧照。

第55届金马奖即将在台北时间11月17日晚揭晓,我先前已在〈中国电影在金马:《影》和《我不是药神》入围的指标性意义?〉一文中,试图分析本届金马奖的中国电影现象及产业技术和独立精神的拉扯;而今次将从创作角度,针对几位已有明确作者特色的导演进行讨论。

入围本届金马奖最佳影片的五部电影,由于《大象席地而坐》、《我不是药神》、《谁先爱上他的》皆为首部作品,所以胡波、文牧野、徐誉庭和许智彦入围的是新导演项目,也因此在最佳导演项目上空出了三个席次。换句话说,《影》的张艺谋和《地球最后的夜晚》的毕赣所要面对的敌手,将是《撞死了一只羊》的万玛才旦、《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娄烨,和《邪不压正》的姜文,而后两位则是金马奖纪录保持人。

张艺谋、姜文、娄烨、万玛才旦和毕赣,本届金马奖最佳导演项目入围的五席名额,罕见地全由中国导演拿下;由于台湾和香港导演提前出局,有人戏称此项目根本是中国导演的世代之争。

“大片”张艺谋和曾经的“作者”张艺谋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