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藝術家張爽:走過再多路,如何向內看見透明的自己?

「生命裏面,你不一定要去討好別人,不一定要做什麼東西給別人看,而且是要將這種豐富性和能量性放出來。」

藝術家張爽:走過再多路,如何向內看見透明的自己?
張爽執著「透明」,設法把內在的變得可觀(visible)。《透明體》拆開來看,會發現有兩個層面:一是「體」,一個物質性的、實在的、有生命的存在;二是「透明」,關乎內觀、自我認識、以及呈現。

《透明體》,英文叫做「Translution」,是張爽在香港世界畫廊(Galerie du Monde)最新的展覽題目。這個她自己新創的詞,由英文的透明「transparent」,與進化「evolution」結合而成。單由作品來看,這組《透明體》的創作概念與其前作《0視點》在物料或維度上都有重大變化。她解釋說:「我的變化是從內到外的,作品裏面有evolution,一直變化流動,並非固態。」

她的生活也如此,由中國走到日本,再到美國;藝術上由傳統水墨出走到當代藝術;身分角色上,由年輕女孩蛻變成母親:「我不會在一個地點停留得太久。」

張爽個展《透明體》。
張爽個展《透明體》。
「鋁網這種物料是有基礎性的。它本身有硬的這種可能性,同時它也軟,但是它不是完全軟。」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