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記者手記:高鐵首日,香港折疊

坐輪椅的老伯用港式普通話嘗試指引她們,姑娘們把斜坡板翻了個底朝天,幾經周折,終於研究明白了使用方式,老伯下車成功。一位自稱是人民網的記者立即跑了過來,要求採訪他......

記者手記:高鐵首日,香港折疊
伯伯說:「現在香港的自由量,我都還沒能用完。大陸是沒有那麼多的自由,但他們從一開始就不知道有這些自由,也就不會覺得不自由了。」

走進香港西九龍高鐵站,高鐵「動感號」的橙白主色傾灑在售票大堂的每一個角落。人群歡樂熱鬧的言語像汽水泡泡,咕嚕嚕興奮地往上冒著。那趟19分鐘能把大家帶到深圳的高鐵首班車,正在地底深處靜候。

檢票之後,排隊等候電梯。遠離人潮的通道一旁,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伯正坐在輪椅上。他穿著整潔的天藍色襯衫,胸口醒目地別著一枚紅色的徽章。攀談之下,他告訴我,那是香港政府頒給他的徽章,獎勵他25年優秀的公務員工作。

「跟著我的輪椅,你能快速通過所有地方。」他狡黠一笑,示意我扶著輪椅把手。輪椅一下飛速向前沖,我不由自主地跑了起來。還未反應過來,已一腳邁過那條著名的中港新界線——那在香港中心地帶,人為劃出的一條黃線,此時擔當著一國兩制的分界任務,直到2047年。

線在地上,人們隨意地踩過來,又踩過去。內地口岸,香港口岸,只是一腳寬的距離。如果賣禁書的銅鑼灣書店老闆在這裡,留在黃線這邊的香港,他不犯任何法律;只要跨過黃線,他應該能被抓進西九龍的大陸派出所。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