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趙思甜:佳士工人維權事件,官方評論體現出怎樣的邏輯?

這次官方對佳士事件的處理思路,在邏輯上與2015年底抓捕勞工NGO工作人員的行動一脈相承,而在警方與官媒的配合性、同步性上甚至更甚於2015年。

趙思甜:佳士工人維權事件,官方評論體現出怎樣的邏輯?
2018年8月1日,深圳佳士科技工人維權事件引發海內外的關注,香港多個團體到中聯辦聲援工人的維權行動,抗議中共的無理打壓,要求釋放被捕人士。

8月24日,此前廣受輿論關注的廣東深圳佳士科技工人維權、組建工會行動出現新的重大轉折。繼7月27日將近30名維權工人被捕(其中尚有14人未被釋放)後,8月24日又有超過50名來到深圳支持佳士工人維權行動的工人、學生、社會人士被警方帶走,其中包括一些在7月27日被捕後獲得取保候審的工人。同樣在8月24日,警方在北京也帶走了參與維權與聲援維權行動的若干工人、學生和左翼網站運營人員。

在警方深圳、北京兩地大規模抓人行動的同一天,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發表文章《深圳佳士公司工人「維權」事件的背後》,以新聞報導的形式為佳士事件提供官方定性。這篇「報導」被澎湃、新京報等主流媒體大範圍轉載。之後一天,作為廣東省委機關報《南方日報》下屬子報的《南方都市報》也發表文章《深圳佳士「維權」事件調查》,文章主體內容與新華社文章相似,但進行了一些新的編排,同時添加了一些新的細節。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篇文章的標題均為「維權」二字打上引號,引號的使用明確體現着官方對這場行動的定性:這是一場打着維權旗號,但實際上經過事前策劃、煽動的聚眾鬧事行動,南方都市報更是直接將這場行動斥為「鬧劇式維權」。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