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李峻嶸:從奧斯爾風波,看公民民族主義的局限

新世紀的德國民族以公民民族主義為基礎,然而公民民族主義的一個嚴重問題,就是它反而會令人經常要處理政治信念是否乎合標準的問題。

李峻嶸:從奧斯爾風波,看公民民族主義的局限
德國男子足球國家隊在世界盃分組賽出局後,土耳其裔德國國腳奧斯爾的角色就成為熱門話題。

德國男子足球國家隊在世界盃分組賽出局後,土耳其裔德國國腳奧斯爾的角色就成為熱門話題。有關他的討論,卻不只牽涉奧斯爾在場上的演出,更與他在世界盃開幕前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合照有關。在輿論風暴中奧斯爾終打破沉默,發聲明表示退出國家隊。他在聲明中直指「種族主義」是他退隊的主因,並指控德國足協會長只在球隊勝利時當他是德國人;而球隊落敗時,則視奧斯爾為「移民」。

奧斯爾所遭受的批判,是否可被歸類為「種族歧視」?要回答這問題,很可能要個別分析不同派別對奧斯爾的指控才有圓滿答案。筆者反而想藉此事件討論的,是整個歐洲、乃至華人世界兩岸四地當下都無法迴避的議題——族群與國家。即便奧斯爾從此在德國國家隊中銷聲匿跡,這一問題本身卻仍將長久存在。

當「過客」後代為德國立功

土耳其裔之所以成為當今德國境內人數最多的少數族群,與二戰後西德經濟復甦時面對的勞工短缺情況不無關係。當年西德政府為了補充勞動力,與多個經濟發展較落後國家的政府簽訂引入勞工的協議。土耳其勞工就是這樣開始大舉到西德打工。這些勞工在德國被稱為Gastarbeiter,英文翻譯為「Guest Worker」,即是這些工人一路只被當成是「過客」。事實上,就算這些土耳其移民工長居當地,他們的後代亦在當地出生,要拿到德國國籍也絕非易事。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