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朋友與家人眼中的劉霞:逃不離公共生活的「一隻鳥」,以人性反抗人間惡法

過去八年,劉霞經歷着什麼樣的生活?那個自由的、與劉曉波以文會友的劉霞,又曾經是什麼模樣?筆者在過去幾年,從劉霞家人好友處,逐漸認識一個更內在的、精神性的劉霞。

朋友與家人眼中的劉霞:逃不離公共生活的「一隻鳥」,以人性反抗人間惡法
劉曉波與劉霞。

他們相識在1982年。

那時劉霞在出版社工作,開始公開發表詩作,喜歡做飯,喜歡和當時的丈夫在家裏招待天南海北串聯的詩友。那是專屬八十年代的交往學:寫詩著文的朋友到訪,不會提前通知,不管從哪城哪村走多遠的路找到你家,都是直接敲門,然後住上一段時間,再正常不過。在1986年12月寫的一首詩《日子》裏,她形容: 「朋友們在夜晚到來/我會盡力做出一桌的菜……黎明時分/朋友們盤旋而去」。還不到發工資的日子,沒錢買菜招待即將到家的文青朋友,劉霞便給娘家打電話告急。家人記得,又一次,母親派弟弟拿着五十塊錢坐公交車買菜去支援姐姐。

劉曉波則在1982年考取了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的研究生,來到北京,在同學介紹下,認識了劉霞夫婦,成為劉霞在家做飯招待的客人之一。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