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週年剛過,七一又將到來。香港這城,慣於百變翻身,我們訪問一批隨著香港情勢變化,而不斷發明對此城此地「新」的承擔方式的人。這一次是白雙全,藝術家,曾代表香港參加第53屆威尼斯雙年展。而去訪問他,是因為2017,雨傘運動後兩年,他交出了一批「很不白雙全」的作品⋯⋯
白雙全說,從前他換一盞燈,就想像到一輪月亮。抬頭,房間會像天空一樣出現。一個富有白雙全印記的精神世界,情深而玩味。這輪月亮,很容易令人想起他從前的創作,法國小鎮照片裏誘發記憶與思念的方形月亮,還有曝光百次、用新月軌跡畫成的滿月。而從月亮,你會想到他的海,他的旅行地圖,他漫無目的地等待一個人。
「現在沒有了,變成換一盞燈,光慢慢在你的視網膜蝕出一小口殘影,然後你看什麼,殘影都一直在。」白雙全這樣形容經歷79天佔領運動後他的世界。月亮沒了,往後揮之不去是一塊殘影般的痂。
「之前我的作品,喜歡在意念背後找最到位的地方創作。現在我做不到,反而鑽入情緒最深刻的部分,兜兜轉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