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梁寧:有了國產晶片就能不受制於人?事情好像沒那麼簡單

繞得過 Intel,卻跨不過微軟,中國「缺芯」問題的背後,更嚴重的是配套的生態系統的缺乏。而問題的根源,在於體制的集體心智模式。

梁寧:有了國產晶片就能不受制於人?事情好像沒那麼簡單
黎班:華為開發的標準通常也只會通行於中國國內,或頂多輸出至其他開發中國家,不可能說服其他技術大國採用中國創立的標準。

編者按:美國禁止向中興通訊出售產品的禁令公布後,這一中國本土的電信設備製造巨頭立即陷入「休克狀態」,其在香港和深圳上市的股票停牌至今。與此同時,關於中國「缺芯之痛」的討論也引爆中文互聯網,有人認為這是中國自主研發芯片(港台稱為晶片)的「重大利好」,有人為中國如何應對出謀劃策,也有人反思中國為何沒有形成本土半導體人才的聚集效應……在眾多討論中,梁寧女士的一篇文章尤其引人關注。她在文中以親身經歷的實例,提出「缺芯」問題的背後,更嚴重的是配套生態系統的缺乏,「繞得過 Intel,跨不過微軟;繞得過 ARM,做不出 Android」。而問題的根源,在於體制的集體心智模式。

我們特別向梁寧女士申請轉載了這篇文章,以期為讀者觀察中興事件提供更完整的角度。未來兩日,我們也會陸續刊發與中興事件相關的原創文章,敬請期待。

本文首發於梁寧女士的微信公眾號「梁寧-閒花照水錄」(ID:cafeday),原標題為《一段關於國產晶片和作業系統的往事 》。文中有較多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端傳媒立場。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