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跳出美國越戰史學,越南史是怎樣的?──讀高夏新作《越南》

代表共產主義的金星紅旗,至今仍被美國越裔移民社群視為敵人,極力抵制,就如同在越南本土,黃底三線的越南共和國國旗還是禁忌一般──那場屍橫遍野的越南內戰,仍在記憶層次裏廝殺着。

跳出美國越戰史學,越南史是怎樣的?──讀高夏新作《越南》
越南戰爭發生於1955年至1975年,由美國等資本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國)對抗由蘇聯和中國等社會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國)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的一場戰爭。最終美國在越南戰爭中失敗。越南人民軍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最終推翻了越南共和國,統一了越南全國。
所有戰爭都會打兩次,第一次是在戰場上,第二次是在記憶裏。

阮越清《不朽:越南和戰爭的記憶》

阮越清《不朽:越南和戰爭的記憶》



1999年2月,美國加州橙縣(橘郡)一名越裔電器用品店老闆,在下車後遭數名高喊「共產黨下台」、「滾回越南」的越裔移民擊倒。事件的起因,是這位陳姓老闆聲稱根據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他有權拒絕將店內懸掛的胡志明像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旗撤下。然而當地越裔社群顯然不這麼認為。在數次龐大的反共遊行、暴力攻擊與死亡威脅後,陳姓老闆最終被迫關店離去。此事件並非單獨案例:代表共產主義的金星紅旗,至今仍被美國越裔移民社群視為敵人,極力抵制,就如同在越南本土,黃底三線的越南共和國國旗還是禁忌一般――那場屍橫遍野的越南內戰,仍在記憶層次裏廝殺着。

美國越南史著作的兩大陣營

可是,在美國主流越戰敘事裏,這些越南人間的痛苦爭辯並不是主角。焦點總是在遠赴異地的美國大兵身上,呈現他們的英勇舉動、袍澤情誼與殘暴罪行,越南人則僅能在美國越戰文藝、影視作品裏扮演猙獰越共士兵、廉價性工作者、溫柔女性愛人或無語群眾。越戰世代的歷史研究亦有這特徵;當時美國的越南史著作即被後人切分成「傳統」(Orthodox)與「修正」(Revisionist)兩陣營。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