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讀者來函:中資企業如何在印尼醖釀排華情緒?

中資企業高層在初期拒絕和工會進行對等談判,依舊是高高在上的的中國方式,最終導致了罷工。

讀者來函:中資企業如何在印尼醖釀排華情緒?
部分華商與政治權貴形成了利益交織的官商勾結體制,滲入印尼生活,而當地勞動階層無奈接受低薪而無保障的工作,平民百姓喪失選擇食物和醫療方法的自主,這些都是官商巧妙勾結的成果,這也導致華人在印尼主流社會中形象不佳。

【編者按】有話想說嗎?端傳媒非收費頻道「廣場」歡迎各位讀者投稿,寫作形式、立場不拘,請來函community@theinitium.com,跟其他讀者分享你最深度的思考。

歷史上從荷印殖民時期,就有一些華商以經濟利益交換獲得甲必丹、馬腰等官職的方式,來提供資金來幫助殖民者鎮壓印尼民族,也因此華人長期遭到印尼原住民的不滿和敵視。

新秩序時期,有極小部分華商與政治權貴形成了利益交織、互相利用、共存共榮的官商勾結體制。事實上,官商勾結和上下勾連交織,利益輸送手段往往假合法之名,以天經地義的政策及協約,借強權及雷霆壓頂之勢,滲入印尼生活的每個範疇,而印尼勞動階層無奈接受低薪而無保障的工作,平民百姓喪失選擇食物和醫療方法的自主,這些都是官商巧妙勾結的成果。這也導致華人在印尼主流社會中形象不佳,因此社會上的排華運動頻繁且有規律地爆發,並且最終爆發了1998年黑色5月的排華事件,種族暴亂不僅給華人帶來了巨痛和重創,也給整個印尼社會帶來嚴重損失。20年前,由權貴資本禍及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對今天依然有着深刻的啟示。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