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2017西方文化與科技回顧:#Metoo運動是否會導致道德清洗?

2017年的反性侵運動重新定義了社會對待女性的標準:什麼是可以接受的,什麼是不可容忍的。歷史上每一次女性主義運動的進展都遭遇了反彈,但「時代精神」正在發生改變,每一次回潮都可能激發新的反思和勇氣,開啟下一次運動的再出發。

2017西方文化與科技回顧:#Metoo運動是否會導致道德清洗?
《布拉格民主復興呼籲書》構想的「新的民主復興聯盟」,是充當振興民主理念的道德和思想的催化劑,通過展開一場有原則、有覺察力、有激情的「理念之戰」,來改變當前的思想和文化氛圍。

【編者按】本文首發於騰訊《大家》作者個人專欄,原題為「2017西方思想年度述評(下篇·文化與科技)」,端傳媒經授權轉載。

多種呼聲:布拉格、巴黎和波士頓

憂患是思想的內在品格,但各種立場的思想者都深感危機迫近,則是時代精神的徵兆。2017年先後在布拉格、巴黎和波士頓發表的三份公開宣言,是當下政治風雲與文化紛爭的縮影,不同派別的知識分子試圖提出自己的診斷、分析與期望,並集結起來以群體性的呼聲介入公共論辯。

《布拉格民主復興呼籲書》在5月發布,由來自全球的60多位著名學者和政治活動家發起(最後有兩百多位簽署者),包括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阿列克謝耶維奇(亞歷塞維奇,Svetlana Alexandrovna Alexievich),前愛沙尼亞總統伊爾維斯(Toomas Hendrik Ilves),波蘭政治家與知識分子米奇尼克(Adam Michnik),埃及政治學家哈姆扎維(Amr Hamzawy),以色列政治學家阿維內裏(Shlomo Avineri),法國哲學家萊維(Bernard-Henri Lévy),英國思想史家阿什,美國政治學家戴蒙德(Larry Jay Diamond)、福山(Francis Fukuyama)、高爾斯頓(William Galston)和黎安友(Andrew James Nathan)等。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