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休息時間的戰爭:圖解台灣新《勞基法》為何引發爭議?

台灣《勞基法》到底在吵什麼?蔡英文政府真的送了一部「惡法」給勞工嗎?勞工為何憤怒?我們做了三張圖為你解說。

休息時間的戰爭:圖解台灣新《勞基法》為何引發爭議?
2017年12月23日,「反勞基法修惡大遊行」,示威人士集結於民進黨中央黨部前地出發,主辦單位估有逾1萬人參加,群眾高舉手中「終止過勞」、「累」標語發出怒吼。

《勞基法》修正草案在1月10日上午三讀通過,預計於3月1日正式生效上路。除了原本勞動團體抗議的放寬七休一規定、輪班間隔過短、每月加班時數上限提高、加班時數核實計算等規定之外,於9日深夜更突然通過「加班費可換補休」規定,大大降低雇主要求勞工加班成本,與賴清德一開始宣稱「修法是為了讓勞工多領加班費」的說法矛盾,引發更多批評與抗議的聲浪。

在令人霧裡看花的連串辯論中,2016年華航空服員罷工提出的宣言,仍幾乎可總結這場《勞基法》主要爭議:「這是一場休息時間的戰爭。」

環繞著這部新版《勞基法》的爭議,主要在: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