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傅景華:我們都被老大哥把玩着──從Facebook到社會信用體系

中國計劃在2020年全面實施名為社會信用體系的系統,每一個公民、企業甚至政府機關須獲得社會信用評分,用以評定各類型有關信任和忠實程度,評分可用來決定接受某些服務和享有權力的機會。

傅景華:我們都被老大哥把玩着──從Facebook到社會信用體系
在中國大陸,Facebook在技術上已被防火長城拒之門外,不過仍然有不少人偷偷地「翻牆」使用,為的是與自由世界接軌。

今時今日談媒體觀察,不能不談Facebook。不過,若然是在一個以中港台為目標市場的網媒平台上談的話,作者不能不承認,難以用一種跨中港台脈絡的方式,把這個社交媒體巨人一概而論。畢竟,香港和台灣都是全球Facebook市場中高滲透率的地區,兩地亦有十分成熟的公民網絡空間;相反,在中國大陸,Facebook在技術上已被防火長城拒之門外(暫且不提偶一出動的網絡水軍),不過仍然有不少人偷偷地「翻牆」使用,為的是與自由世界接軌。在中港台不同的脈絡下,Facebook產生的社會意義不盡相同。這個龐然大物造成的巨大影響力,港台兩地固然有不少關注,中國大陸網民沒有Facebook恐懼,卻有可能被更無遠弗屆的社會信用體系壓着。

Facebook作為老大哥

近日有關Facebook的新聞不絕於耳,而且每宗都有一石激起千重浪之勢。先有Facebook在多國試驗新的用戶介面Explore Feed,將親人朋友為主的個人訊息與粉絲頁為主的專頁訊息分開,引起不少以專頁為主要傳播平台的網絡媒體的憂慮,擔心過往透過News Feed分派的自然流量會下跌。其實,Facebook向來一直有進行大量這類A/B Test的測試,會視乎用戶對新介面的反應,才決定採納與否,今次也似乎應不例外,Facebook官方亦特別澄清未有計劃推出相關的介面分拆

但為何今次Facebook測試特別惹火?一是今次事件很多細節是被「揭發」出來的,按坊間的「關公」(編按:香港人對「公關」的謔稱)邏輯,這似乎是有不可告人的底蘊;二來因改動關乎大量依賴Facebook的網媒和網媒紅人的生計,不少人有切膚之痛;三來切合不少人對Facebook新舉動是為了大收媒體廣告費鋪路的「想像」。有趣的是,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祖克柏)月前還發表名為Building Global Community願景文告,誇誇其談要建立全球社區。假如Explore Feed訊息分拆計劃一旦實行,作為凝聚虛擬社區的Facebook專頁有被迫減少與成員交往的可能(除非乖乖繳付廣告費),結果或不利實行朱克伯格的宏大願景。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