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這場運動屬於所有人」——當代全球社運的無政府主義轉向

從美國「佔領華爾街」到法國「不眠之夜」,全球社會運動逐漸顯現出無領導、去中心、重視直接民主的「無政府主義」模式。這一轉向的根源是什麼?這種模式又面對著什麼問題?

「這場運動屬於所有人」——當代全球社運的無政府主義轉向
2011年,「佔領華爾街」運動。

【編者按】本文原刊於微信公眾號「土逗公社」,端傳媒獲授權編輯轉載。

2011年9月17日,幾千名美國人佔領了紐約華爾街金融區附近的祖科蒂公園(Zuccotti Park),開啟了轟轟烈烈的「佔領華爾街」運動。運動的參與者批判資本主義體系下的種種醜惡和不公,呼喚一種平等、民主的新秩序。很短的時間內,美國各大城市紛紛出現佔領據點,運動席捲整個美國。然而,當各大媒體將鎂光燈投向佔領運動的時候,卻驚訝地發現:這場運動沒有領導者和中心人物,也沒有任何人願意或能夠代表運動發聲。正如一位運動參與者所說:「我們當中沒有任何一個人是這場運動的組織者;我們每個人都是組織者」。

最早號召大家佔領華爾街的兩位活動家Micah White和Kalle Lasn不願將自己描繪成運動的發起人,他們不僅從未去過祖科蒂公園的佔領現場,而且拒絕為佔領運動提出具體的抗爭目標和訴求。在他們看來,沒有人有資格規定運動的具體訴求是什麼,任何訴求都必須在囊括所有運動參與者的最大範圍討論中形成。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