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黄之锋:国民教育的变奏──凌驾公民教育的《基本法》教材

经过2012年反国教科一役,政府就转以《基本法》教育为框架,暂时取代五年前敏感的国民教育。

随着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任命教联会蔡若莲为教育局副局长,民间社会再次关注洗脑教育会否卷土重来。传媒却恰好揭发教育局已为此铺路,在两个月前发布言词偏颇的《宪法与基本法》教材套(下称《教材套》),当中内容有失多元客观,连新任行政会议成员汤家骅亦予以批评

从国民教育到基本法教育

《教材套》直抄左报评论,负面描述街头运动,表示搞街头抗争“只反映了一部分香港人民主意识的粗糙和肤浅”,因此被外界质疑存在意识灌输,错误地扭曲公民权利概念。同时,在描述香港社会状况时,《教材套》亦报喜不报忧,强调“在香港当记者比起世界上不少地方都自由”,却不提新闻自由和自我审查,以及刘进图被斩事件等,实属偏颇和主观的定论。

不过,在反对政府出版偏颇官方教材以外,值得留意的却是政府的伎俩有变。2007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来港出席香港回归十周年活动,提及“要重视对青少年进行国民教育”,翌年政府推出了加强爱国元素的《新修订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架构》,接着每年时任特首曾荫权也会在《施政报告》中强调国民教育,在2010年更于《施政报告》中具体提出独立的“德育及国民教育科”,以取代“德育及公民教育”。然而,经过2012年反国教科一役,政府就转以《基本法》教育为框架,暂时取代五年前敏感的国民教育。从雨伞运动过后推出《活学趣论基本说法——基本法视频》、《明法达义──基本法学习》和《宪法与基本法》等教材套均可证实这一点。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