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胡采蘋:我所熟悉的,那些造就金融海嘯的「鯊魚」──讀《與鯊魚游泳》

「深入中東五年、人類學背景、荷蘭記者、臥底英國倫敦金融城……」,一看到這本書《與鯊魚游泳》的關鍵字,我簡直無法抵抗……

做財經報導十多年了,一開始就是從投資銀行新聞入手,倫敦金融城在英國的地位,就像是我經常混跡的台北遠企中心(高盛、美林證券的台北辦公室所在地)、北京金融街(大半中國金融機構總部都在那裏,中國證監會也在那),我其實也很想知道,不是我們這條路線的同業(他還受過人類學訓練!),會怎麼看我所熟悉的這群人;在其他記者的眼裏,我在做的事情,看起來會是什麼樣的?

看完第一遍書稿,我覺得有些驚訝,「從崩盤之後,四年來,他的銀行每一季都會裁員,大家一直討論接下來誰會走……」「人資會告訴你到今天為止,你連回座位的機會都沒有,門禁卡已經停用了,座位上的東西就由人資整理好」「你錯過一位好朋友的婚禮,甚至孩子的出生,你的父母從澳洲、阿根廷或新加坡飛過來看你,而你的主管還是讓你工作到幾乎見不到他們……」。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