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看見齊柏林,看見台灣的16大環境危機

《看見台灣》導演齊柏林空難逝世,不僅留下未完成的《看見台灣2》,更留下紀錄片曾揭示的16大環境議題。四年過去,這些議題進展如何?

2017年6月8日,導演齊柏林於台北出席《看見台灣II》開鏡記者會。
2017年6月8日,導演齊柏林於台北出席《看見台灣II》開鏡記者會。

2017年6月10日,52歲的台灣紀錄片導演齊柏林搭乘直升機為新片《看見台灣2》勘景,行經花蓮山區時,直升機意外墜毀,齊柏林與機師張志光、助理陳冠齊當場身亡。

回顧2013年,紀錄片《看見台灣》上映,首次以空中攝影方式,將台灣山林湖海的美景與環保問題並陳,票房突破2億,成為台灣史上最賣座的紀錄片。當時行政院亦循紀錄片內容,列出16項指標性議題,由「國土保育專案小組」進行調查、列管與改善。

四年過去,當年因紀錄片而獲關注的環境議題,後來怎麼了?有些個案已經順利解決,如阿里山祝山車站;但多數的結構性議題如盜採砂石、原鄉部落坍塌、住宅緊鄰危險山坡等問題,仍在等待「被看見」與「被解決」的路上。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