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劉銳紹:六七暴動,左腦是怎樣「洗」成的?

我當年13歲,曾是「小鬼隊」(非正式的組織,協助攜帶違禁刊物),後來又在左派機構工作18年,對這類思想教育深有感受。

【編者按】: 50年前的5月,香港發生了一場為時8個月,出現逾千個真菠蘿(土製炸彈)、造成51人死亡、八百多人受傷、近二千人被檢控、受影響人數以萬計的左派暴動,一直被認為是香港戰後歷史走向的分水嶺。50年後的今天,官方依然諱莫如深,民間各方則竭力尋找當年的資料和親歷者,當中有人希望獲得平反,有人希望還原真相,有人希望對抗遺忘……《端傳媒》推出「六七暴動50週年」的評論專題,盼為歷史補遺。

2017年5月7日,由六七暴動少年犯發起的「六七動力研究社」於和合石墳場舉行的公祭會,以鮮花拜祭其中的16位死者。
2017年5月7日,由六七暴動少年犯發起的「六七動力研究社」於和合石墳場舉行的公祭會,以鮮花拜祭其中的16位死者。

1967年的香港左派暴動,轉眼50年。撫今思昔,大家談了很多當年的過程,但卻少談:當年左派把上級指示奉為神靈,篤信到底,毫不懷疑;他們為何那樣馴服,緊跟組織?這是不可理喻的。到了今天,有人認為他們「忠奸義膽」、「愛國愛港愛民族」;有人認為他們像「中邪」、「左毒入腦」,難以痊癒。我當年13歲,曾是「小鬼隊」(非正式的組織,協助攜帶違禁刊物),後來又在左派機構工作18年,對這類思想教育深有感受。後來,我寫了一本小說《人性密碼678914》,把當年左派的「洗腦」方法詳細記錄下來。在此,且讓我這個過來人細說當年,希望大家鑒往知來,尤其是年輕一代,要有獨立思考能力,警惕任何形式的「洗腦」。

一、左派大力抓緊的「洗腦」元素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