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紅包、「迷藥」和「辦證」:悉尼大學中國留學生賄選風波

是行賄還是文化差異?因為競選前在微信聊天群發出價值十元的紅包、在競選宣傳中書寫「迷藥」、「辦證」的中文詞語,中國留學生汪芷嫻陷入選舉風波。

約定時間過了5分鐘,汪芷嫻姍姍來遲。她披散的長髮擋住臉龐,鼻上架着寬大的黑框眼鏡,低着頭匆匆穿過咖啡館走過來。

很難把這個中國女孩和近日瘋傳的悉尼大學賄選風波聯繫起來,然而事實就是這樣,一個在微信群中的紅包,幾句粉筆寫就的中文競選宣傳,將她推上風口浪尖。

1

汪芷嫻20歲,兩年前來澳洲上學,目前就讀於悉尼大學商學院本科二年級。最近,她忙於準備競選悉尼大學學生會(USU)主席團成員席位。她向學生會提交了8條政策理念,包括促進學生會開放更多給國際學生的付錢職位、積極引導國際學生融入校園和本地生活等。今年的10名候選人中,除汪芷嫻外,還有2名中國籍學生。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