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逝世八十年的葛蘭西,為何值得自由主義者重讀

和國家權力一唱一和的公民社會才是最常見的。任何尋求政治變革的努力,只能在這個「醜陋」的公民社會中展開。

義大利共產主義思想家葛蘭西 (Antonio Gramsci) 塗鴉。
義大利共產主義思想家葛蘭西 (Antonio Gramsci) 塗鴉。攝:Alberto Pizzoli/AFP

八十年前的1937年4月27日,意大利共產黨創始人之一、著名馬克思主義思想家安東尼奧·葛蘭西在羅馬逝世,年僅 46 歲。與列寧、托洛茨基、羅莎-盧森堡等同時代的馬克思主義者一樣,葛蘭西終其一生踐行實踐與理論的有機結合,在兩方面均做出了偉大貢獻。

出生於撒丁尼亞島的葛蘭西,青年時代在都靈見證了資本主義下階級鬥爭的迅速激化,他投身激進左翼政治,1913 年加入意大利社會黨,全身心投入到工人動員和輿論宣傳工作中,成為社會黨的重要領導人之一。

然而,1919-1920 年意大利工人佔領工廠運動失敗,使葛蘭西開始反思鬥爭策略,逐漸意識到一個列寧主義政黨的必要性。1921 年,在葛蘭西推動下,意大利共產黨成立。然而,在工人運動低潮、法西斯主義興起、第三國際和蘇聯施加壓力、黨內不斷的路線鬥爭之下,這個新政黨一直風雨飄搖。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