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夕岸:從反女權到新朋克,另類右翼運動如何發家?

反對另類右翼的人們,必須承認自己在策略上的落後。

夕岸:從反女權到新朋克,另類右翼運動如何發家?
在被遮蔽了多年之後,我們終於衝破算法與超鏈接的迷霧,目睹了世界的四分五裂。圖為將二維碼打在一名使用電腦的人身上。

去年八月,曾經的民主黨人,如今的特朗普(川普)支持者 Andrew Torba 創辦了社交網站 Gab,它很快成為美國另類右翼運動的新大本營。九月,我用假名和備用郵箱申請了一個帳號,意外獲得批准。大選後,各大右翼論壇的訪問量開始井噴,Gab也不例外。我也得以藉此觀察另類右翼運動 (Alt-right Movement) 的線上話語和動員結構。

雖然另類右翼這個詞出現時間不短,但知道他們的人還是非常少。去年末的調查顯示54%的美國人完全沒有聽過這個概念。其次,即使有所耳聞,人們對此也常識簡單化理解,認為另類右翼就等同於極右翼 (far right),就是復興的3K黨、新納粹。

事實上,另類右翼運動與互聯網政治有着千絲萬縷的關聯,它的崛起象徵着網絡政治極化的新型態:一是粉絲亞文化,黑客文化與右翼政治間的界限被打通;二是網絡極化從早期部落化,到社交網絡時期的集中化,再到今天,因為主流媒體信譽的滑坡而再次走向部落化。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