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解密檔案研究出版:中華民國為什麼落地台灣,而不是雲南?

林孝庭從新解密的史料和檔案中爬梳出,「中華民國在台灣」這一形塑過程,美國扮演要角,且蘊藏許多歷史意外與巧合。

蔣介石坐在「中美號」上一語不發,他在想什麼沒人知道,但可以確定的是,這趟從成都鳳凰山機場起飛的航行,將讓他永生離開成長的故鄉。這天是1949年12月10日,在長子蔣經國的陪同下,晚間6點半飛抵台北松山機場,自此,他和整個中華民國都留在了台灣。

《意外的國度》作者林孝庭。
《意外的國度》作者林孝庭。

1949年後海峽兩岸兩個政治實體的存在,一直被視為國共內戰下的必然結果,但在林孝庭看來,卻充滿了偶然和意外。林孝庭在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從事近代史研究逾10年,也是胡佛檔案館東亞館藏部主任,他從近年新解密的中美英史料和20種私人檔案收藏中爬梳出「中華民國在台灣」這一歷史形塑過程,中文版近日譯介出版:《意外的國度:蔣介石、美國、與近代台灣的形塑(Accidental State: Chiang Kai-Shek,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Making of Taiwan)》。台灣如何成為今天的台灣?哪些意外,哪些人,如若當年錯過,便會改寫歷史?

中華民國何以留台?雲南獨立失敗,陳誠改革見效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