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讀者來函:回應「美麗性教育」,看似浪漫開明,實則父權

如果我們每天都能觀察身心感受的變化,也願意和親近的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及體悟,性何必教。

【編者按】刊出《美麗性教育:我家女兒初潮時,父親帶回了三朵百合花與她約會》後,端傳媒收到了這封讀者來信,從另一個角度探討了性教育的態度與方式。在作者允許下,將此文分享給讀者,也歡迎各位向editor@theinitium.com投稿,說出你們的觀點。

用作性教育的布偶。
用作性教育的布偶。

我相信大家對於「性教育」是又在意又傷腦筋,所以才會覺得有這樣的故事範本可以當教案來參考真好,同時認為願意談已經不錯了。但是效果真的是父母一廂情願地以為,我這樣說跟這樣做就是帶給女兒光明正確的性態度教育了嗎?

首先我得先說,帶入自然物來譬喻,是一種可以直接感受到宇宙萬物之美的做法。自然之美,人人皆有自己的感受,是自然給人的平等。然其實萬物無情,是人類賦予概念跟有情,再美麗的詮釋跟辭藻,都只是人類借用來包裝自己的價值觀。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