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調查:史上最高投資兩岸合拍片遭遇政治獻祭背後

兩岸關係前途未明,但民族主義的子彈已飛向影視圈,若是公開發言不符合最嚴酷的反台獨定義,就等着在市場上當砲灰。

投資3億新台幣(約7496萬港幣)的《健忘村》,最終只收回了1億(約2498萬港幣)出頭。

這是兩岸合拍電影片歷史上最高的一次投資,演員與製作陣容華麗,兩岸同步上映,曾扛着眾人「賀歲救市」的期待,還被譽為是台灣導演版的《讓子彈飛》。沒人想到,先飛起來的不是票房,而是民族主義的子彈。「台獨導演」的名號,不僅令《健忘村》遭遇票房滑鐵盧,也令在中國工作的台籍影視音人員憂心忡忡:這顆子彈,還會飛多久?還會落在誰人身上?

而兩岸合拍片的未來,更成了一個巨大的未知數。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