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秋白打官司:有問題的是「櫃子」,不是我

我第一次「出櫃」,是在廣東省教育廳門外,舉着「教材要正確,同志要可見」的口號牌。當時心裏很害怕,然而站了一段時間後,我感覺腳下越來越堅定。

【編按】2017年3月2日,「中國同性戀受教育權第一案」在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宣判,原訴人、廣州中山大學大四女生秋白(化名)敗訴,中國教育部無須就秋白提出的教材污名同性戀問題,回應舉報或公開對教材的監督措施。這是此案的終審判決。這意味着,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裏,中國大學生們所用的多種教材中,會繼續將同性戀描述為「疾病」、「心理障礙」、「變態」等。

自從上大學,確認自己是同性戀者的秋白就開始了為同性戀正名的「教材保衞戰」,這幾年,有很多人罵她「炒作」、「太激進」,甚至有人說她「限制言論自由」。這條孤單的路,她怎麼走過?敗訴之後,她打算怎麼辦?

應邀約,她給端傳媒寄來了翔實的自述,講講這場一個人替一群人出征的平權抗爭。雖然法庭一再割裂恐同教材、同性戀群體與秋白個人之間的關聯,從而以秋白與恐同教材之間無直接利害關係而拒絕受理案件,或判她敗訴,但這場抗爭,不只屬於秋白個人,也不只屬於中國大陸的性少數團體,而屬於公民。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