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唐南發:金正男毒殺案,考驗馬來西亞外交平衡

金正男的死,背後牽涉到南韓、俄羅斯、中國與美國的外交角力。

曾經被視為北韓領導接班人的金正男,據報於2月13日在吉隆坡第二國際機場(KLIA2)離境大廳遭人毒殺。繼2014年馬航 MH370 與 MH17 空難事件之後,馬來西亞再度登上全球頭條。

金正男雖是北韓前領導人金正日庶出,卻是長子。其同父異母的弟弟金正恩於2012年繼位後,其政權就將金正男視為潛在的威脅。因這起毒殺事件事態嚴重而敏感,原本馬國政府除了副總理兼內政部長阿邁德扎希(Ahmad Zahid Hamidi,阿末扎希)以外,上下皆三緘其口;而警察方面的用詞始終是「謀殺」(murder)而非「刺殺/暗殺」(assassination)。

儘管如此,具有官方背景的馬國英文報章《新海峽時報》(New Straits Times)和《星報》(The Star),一反過往在敏感政治議題上的保守作風,在許多報導採用 assassination 一詞;這或多或少反映了馬國政府對此事件憤怒的態度。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