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宗教与科学,水火不容?记中文大学“思托邦”讨论会

在科学至上的二十一世纪,宗教是否仍能为人类文明提供新的知识与价值,还是早已被淘汰?

宗教有没有存在价值?有,对某些人。有些人需要慰藉,痛的时候需要麻醉药……但对人类整体而言,我认为宗教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远超过正面。

王伟雄,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哲学教授

王伟雄,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哲学教授



我们需要区分科学与科学主义。科学主义是一个关于知识的观点,排斥所有除科学之外可以获得知识与真理的方法……但我们无法证明,科学是获得知识的唯一方法。

关启文,香港浸会大学宗教哲学系系主任

关启文,香港浸会大学宗教哲学系系主任



如果宗教真的是科学以外可以接近真理的方法,那为何它总是错的,或是被推翻的呢?若我们认为科学描述这个世界的方法更接近事实,那宗教凭借的权威就很可疑了。

刘创馥,香港中文大学哲学教授

刘创馥,香港中文大学哲学教授



在我十几年的科研生涯里,科学没有将我带离宗教。相反,我一路以来都认为上帝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科学需要明白自身的限制。我相信科学与宗教终能成融贯一致的体系,帮助人类了解大自然的真理。

陈文豪,香港教育大学科学与环境学系助理教授

陈文豪,香港教育大学科学与环境学系助理教授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