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宗教與科學,水火不容?記中文大學「思托邦」討論會

在科學至上的二十一世紀,宗教是否仍能為人類文明提供新的知識與價值,還是早已被淘汰?

宗教有沒有存在價值?有,對某些人。有些人需要慰藉,痛的時候需要麻醉藥……但對人類整體而言,我認為宗教帶來的負面影響遠遠超過正面。

王偉雄,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哲學教授

王偉雄,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哲學教授



我們需要區分科學與科學主義。科學主義是一個關於知識的觀點,排斥所有除科學之外可以獲得知識與真理的方法……但我們無法證明,科學是獲得知識的唯一方法。

關啟文,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哲學系系主任

關啟文,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哲學系系主任



如果宗教真的是科學以外可以接近真理的方法,那為何它總是錯的,或是被推翻的呢?若我們認為科學描述這個世界的方法更接近事實,那宗教憑藉的權威就很可疑了。

劉創馥,香港中文大學哲學教授

劉創馥,香港中文大學哲學教授



在我十幾年的科研生涯裏,科學沒有將我帶離宗教。相反,我一路以來都認為上帝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科學需要明白自身的限制。我相信科學與宗教終能成融貫一致的體系,幫助人類了解大自然的真理。

陳文豪,香港教育大學科學與環境學系助理教授

陳文豪,香港教育大學科學與環境學系助理教授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