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6跨越到2017,香港女歌手鄭欣宜在《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中成為大贏家後,不論觀眾還是評論者,都對她的得獎感言以至個人談得沸沸湯湯。直到現在,我們還是樂此不疲地評論或批判。基本上,我是慚愧且心虛地寫着這一篇文件的。我無法若無其事地處於評論者的某種高地,同時怕重蹈覆轍,再次成為她的施害者。
鄭欣宜,跟我同代的女歌手,我幾乎是跟她一起長大,而我自己也不敢確定,我小時候年少無知,有沒有對同樣幼少的她惡言批評,加入我家茶餘飯後的話題;有沒有促成整個公眾欺凌、有份造成她深刻的傷害。誰敢說自己可以置身事外,現在她所經歷和記憶的一切一切,都只因着她記恨、捉錯用神的緣故?
在我們凝視中成長的欣宜
硬起心腸重讀過往一月的評論,發現大都把欣宜簡化為生命裏只有亡母和肥胖的人,卻忘了她的成長過程一直在我們的目光之下。最令我驚訝的是,某些媒體竟然轉載多篇過度簡化,近乎厭女程度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