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套上一隻來自丹麥的指環,從指間感受理性與感性的弧度

銀器製作是一種透過了解銀質的物理條件,以巧手工藝和出眾妙思進行創作,本身已具備理性和感性的思維,再加上對大自然的觀察入微,並充滿詩意地把創作寄情月光中。

對於來自丹麥,可能是北歐設計最出名的品牌Georg Jensen,我是心存愧疚的。

愧疚的原因,是我早於1990年代初購買的第一件「Georg Jensen」產品,其實是一件A貨。還記得那時在銅鑼灣一間錶行裏看見一枚簡潔摩登的女裝手鈪形腕錶,鏡面錶盤的設計,上面只得時分兩針,沒有錶帶,只有全鋼手鈪作270至300度橢圓設計,讓穿者可在尾端空間把腕錶塞入手腕,既簡約又聰明的概念,甚是喜歡,二話不說便買來送給女朋友。

之後不記得過了多少時候,才知道她的真身是於1967年面世的Bangle 326,是瑞典籍著名工業及珠寶設計師Vivianna Torun Bülow-Hübe為Georg Jensen設計,甫推出便已成女裝錶經典,可惜當年我有眼不識泰山,還未知道這個品牌,在不知情的狀態下冒犯了,想來該情有可原吧?

跟着不知道是否為了彌補的關係,便開始留意Georg Jensen。其實說彌補也不全對,因為之後我買給女朋友的首飾,幾乎全都來自Georg Jensen,原因無他,那時真的在坊間找不到像他們那麼簡潔並具雕塑感的設計,那股兼具現代及矜貴的氣質魅力,起碼在配飾行內絕無僅有。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