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荷兰犹太裔的香港公共生活:司马文视学广东话为第一要务

公共生活之于司马文,是他多年来追问自己“我是谁”的答案。

作者按:香港虽说是前殖民地,表面上有深厚的跨文化底蕴,但除了殖民地遗下的官员外,政坛上披着黄皮肤挂住黑眼睛以外的人,几乎没有,荷兰出生、读书的司马文是大家叫得出名字的一员。司马文是姓氏 Zimmerman 的译音,司马在古代就是官职。他中年过后才弃商走上搞社会运动之路,关注城市规划,未做官倒是输过几次选举。当香港年轻人以参加本土运动作为确立香港身份认同的方法,司马文则采取了另一个办法:他无法以血统论确认自己的身份认同,就以参与式的公共生活塑造身份。这也许是本土的一种可能。

司马文。
司马文。

访问当天,司马文手拿着头盔出现。除非刮风下雨或出席重要场合,他每天都骑着电单车,从西贡清水湾的家风驰电掣往鲗鱼涌的办公室。

他把电单车泊在海边的高架桥下,斑驳交错的干道将湛蓝的维多利亚港和天空分割成格子和条子。蓝天、海港和公共运输,交织出这位在荷兰裔“鬼佬”在香港的公共生活。50多岁才弃商转往社运的他,在表面看来国际化的大都会的政坛中,几乎是唯一的西方脸孔。公共生活之于他,是他多年来追问自己“我是谁”的答案。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