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邱慕天:宗教道德右派,在意的不是基督教

倘若台灣社會真的邁向兩極柱化,絕對不是台灣基督教領袖有能力單方面做到。基督信仰傳統中最基要核心的信德,並不是催成當代宗教右派的主要力量。

11月17日上午,台灣針對開放同性婚姻的民法修正案,再次試圖於立法院推進闖關;立法院外,數萬保守派與宗教人士白衣集結請願。在此同時,網媒民調搧風點火,讓兩派人士在直播留言內吵個不可開交。原來,即便言論自由能讓大家暢所欲言,但若人們習於將對手當作毫無理性的蠢蛋輕蔑,懶得傾聽理解,我們仍只能聽到兩個平行世界的各說各話。

對台灣這場「平行世界」論爭的現象觀察,可以點名的例子已洋洋灑灑。弔詭的是,當反對修改台灣民法 972 的論述已經愈邁向細緻,並進入法務議程的實際考量時,公共輿論界卻仍不乏論者聚焦反對者的「宗教信仰」,彷彿如此便能「因人廢言」。


本文將探討的問題有三:一、宗教與世俗論據的溝通責任;二、宗教符號可能挾持;三、與宗教道德右派在政治上共存的基礎。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