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記者手記:我生活在美國最大的自由派泡泡中

媒體逐字逐句地分析特朗普,但不把他當一回事;他的支持者正好相反,認真看待他,但不對他的用詞吹毛求疵。

半夜三點,如果那天不是美國大選日,我大概已在睡夢當中。當晚,我卻在紐約時代廣場看着特朗普勝選演說的直播,如夢初醒。幾個他的支持者身披美國國旗,高呼着特朗普的名字,旁若無人地展現着勝利的狂喜。他們跑跳着與我擦身而過,一直包裹着我的自由派泡泡(liberal bubble)也隨即破裂。

幾小時前,我仍堅信顯示希拉莉將勝出的民調和預測,最直觀的感受是,身邊朋友幾乎一邊倒支持她,「我們」是大多數。追蹤報導美國大選的一年中,我接觸過不少特朗普支持者,但始終懷疑,他們有足夠的能量將特朗普送入白宮。

成功預測特朗普勝利的電影導演Michael Moore一針見血地批評自由派一葉障目:「對大選感到震驚意味着你一直生活在泡泡當中,完全沒有注意到與你不同的美國人和他們的絕望。」我不由反思:過去一年,我在哪裏看走了眼? 我真正理解特朗普的支持者們嗎?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