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陳婉容:如果桑德斯對決特朗普,昨夜會如何?

希拉莉被拉下來,是因為她所代表的意識形態完全脫離了群眾基礎。而桑德斯則相反……

陳婉容:如果桑德斯對決特朗普,昨夜會如何?
2016年11月9日,紐約,特朗普現身支持者集會接受支持者祝賀。

執筆之際,美國大選結果已塵埃落定。美國第45任總統是特朗普(川普),一名種族主義者、排外主義者、厭女主義者,還有性罪行嫌疑犯。曾經看過某個不知是搞笑還是認真的民調,說有三成美國人寧願殞石撞地球,都不要特朗普或希拉莉(希拉蕊)其中一人當總統。可惜殞石暫時還不會撞地球,而特朗普還真的要入主白宮了。

我在威斯康辛州的家裡看網上結果更新。點票開始不久已知希拉莉形勢不妙,臉書上的朋友們紛紛恐慌,而我身體竟不住顫抖,片刻不知身處現實還是惡夢中。雖然我一直警告不要小看特朗普,但我亦一直以為希拉莉應可小勝特朗普。

點票期間,博士班的美國朋友們認真討論移民加拿大的可能性。我看著書櫃裡放著的三本 Richard Evans 的「納粹三部曲」,突然覺得此刻充滿著歷史的荒謬。1923年同月同日,納粹黨發動「啤酒屋政變」(Beer Hall Putsch),意圖推翻威瑪共和。最後暴動失敗,希特拉(希特勒)陷獄,在獄中寫成《我的奮鬥》。之後的事不必贅言。與其說歷史在笑,不如說歷史離棄了我們。

只是,今次我更明白了一件事:一個幾乎可以被稱為法西斯主義者的人當選,不能完全歸咎人類無法從歷史錯誤中汲取教訓。如果社會學有用,它的用處是讓我們明白沒有任何人不在社會階級、種族、性別等天羅地網中,而個人的意志從來被高估。因此,既然美國人用選票作出了選擇,如果被精英的幾句「蠢材」、「笨蛋」就打發過去,恐怕將來美國或全球還會有更多特朗普出現。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